第736章 表里相依(1 / 2)

北朝帝业 衣冠正伦 4513 字 3个月前

耳边听着这些人的牢骚絮叨,李迁哲的思路却转移到了别的地方。

前人罗研有论蜀人之所以贪乱乐祸,是因为贫者太多且劳役沉重,但在李迁哲看来,其实还有一点丶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原因,那就是富者欲盛。

蜀中积弊非是一日,无论什麽朝代,官府控制比较强力的,不过只有成都平原这一片农耕区域,至于四边盆地山野交界的过渡地带,官府的控制力就会锐减,而地方豪强的声音则就不容小觑。

就拿巴西豪族谯氏来说,早在蜀汉三国时期便已经是巴蜀名族,一直到如今仍然具有非常可观的乡资势力,而且也颇受武陵王萧纪倚重。

单单晋世以来,便有成汉丶谯蜀丶宋齐梁等政权更迭,包括如今蜀中称帝的武陵王萧纪,他们都不过只是走马观花的看客,巴蜀真正的主人还是世代扎根于此的豪强大族。

为了保存自己的乡资势力,这些大族也都会无所不用其极。就拿此番武陵王徵发诸方士卒丶逼得大巴山中众蛮族向山南汉中流窜,其实单凭官府的力量远做不到这一点,主要还是这些豪强大族将原本发放给他们的丁役负担转嫁给了更底层的汉蛮民众,所以才能做到对蛮部山民如此深度的骚扰。

此一类的操作,对一乾巴蜀大族而言可谓熟门熟路丶非常简单,只要能够守住他们的乡土利益,更为激烈的手段他们也用过。

无论是勾结四周蛮部,还是勾结外敌,又或者乾脆闭门割据,只要能够保证他们自身的利益,任何手段他们都会尝试,可谓是百无禁忌。

否则单凭蜀中十室九贫的贫富差距,是担不起贪乱乐祸这样的评价的。贫者只有一条命罢了,折腾一次也就完了,既谈不上贪,也感觉不到乐。唯有这些巨室豪宗,他们才能不断的制造出赤贫之人,然后再不断的折腾以维持自身利益,才拥有贪乱乐祸的资格。

眼下这些人聚集在此,一脸的义愤填膺又牢骚不断,表面上虽然说得是西魏压价强买蜀锦一事,但其实内里的意义要更加的丰富。

李迁哲的来历以及其人听命于荆州总管府李大将军等事都不是什麽秘密,这些人所强调的行情本价自然不是单指蜀锦,同样还包括了他们各自的身家性命和投效成本。

李迁哲早得大将军的全权授命,但眼下却并不急于将这底价抛出来,只是笑语说道:「此事究竟有理无理,我不敢轻作置喙。但武陵王如今仍为州主,他对此事又是作何处断?」

众人听到这个问题,脸上忧色更甚,多数都叹息不语,过了一会儿才有人开口说道:「大王并没有答应魏人互市的请求,但却赠送魏国三千匹锦货……」

「竟有此事?」

李迁哲闻言后不免颇感诧异,咂摸片刻后才想明白武陵王这番操作的深意。

西魏提出这样的请求毫无疑问就是趁火打劫的勒索敲诈,一旦武陵王受迫于压力而答应下来了,直接就破坏了对外贸易发展多年所形成的一个价值体系,乃是不折不扣的饮鸩止渴。

可是如果无所表示的话,如果西魏直接兴兵来攻,蜀中必然就要面临着腹背受敌的恶劣情势,到时就连生存都成为了一大难题。

如果与西魏就蜀锦市易的价格拉扯谈判,如今的武陵王又不具备这样的精力。索性两害相权取其轻,乾脆连钱都不要直接送给西魏一批蜀锦,暂且稳住对方,从而集中全力进行自己的计划。

如此一来既安抚了西魏,也没有破坏蜀锦贸易的价格行情,也算是略得兼顾两全的应对方案吧。

可能武陵王还对自己的这一应对比较满意,但也不想想自己所面对的是什麽对手。那是一群北镇镇兵所主导的一个霸府政权,侯景都是镇兵当中的失败者落魄逃到南梁,这些本性穷横的家伙会懂得适可而止?

武陵王这一做法绝对不会换来对方的让步,反而暴露了自己的怯懦软弱和别有所图,迎来的只会是更加突破底线的强硬要求!甚至可能连这一步骤都直接省略,下一步便直接发兵蜀中了。

李迁哲并非受命于中外府,自然不知国中下一步的要求,但见在场群众讲起此事都一脸黯淡之色,可知在他们视角中武陵王这一做法无疑是有着另一层含义。

割舍重货以求结好敌邦,而在国中却极尽徵调丶一副厉兵秣马的备战动作,毫无疑问是为了与江陵争雄。这说明武陵王已经打算放弃了他镇守巴蜀的本职使命,选择去与江陵决一胜负。

巴蜀人家并不关心武陵王霸业如何,他们所关心的只是自家这一亩三分地的安全。本该坐镇蜀中的武陵王已经心不在此,而西魏又是一副徘徊门口的野蛮人姿态,这让他们心中既惊且忧,前路该当如何也都充满了迷茫。

李迁哲原本情况倒是与这些巴蜀人家不乏类似,倒是很能代入这些人的心境,但幸运的是他遇上了李大将军的积极拉拢,以至于在大势变化过程中很快便找准了自己的新定位,从而成功过渡,直接迈过这前途未卜丶难以抉择的步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如今他以过来人的姿态再看这些人的纠结,心中也是颇感唏嘘。不过眼下他是身负使命而来,倒是不方便过于感性的同这些人谈论相关的问题。

「武陵王多桀骜之志,无守业之心,于众巴蜀群众而言,诚是一悲。逢此多事之秋,须臾之间祸生咫尺之内,诸位的确需要多作谋计,或可应劫免祸啊。」

李迁哲长叹一声,将当下蜀中局面稍作点评,便见周遭众人脸色俱是一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