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负荆请罪(2 / 2)

北朝帝业 衣冠正伦 3339 字 3个月前

李泰解下自己外袍氅衣,而后将之披在王僧辩袒露的背上,并且弯腰将之搀扶起来,望着王僧辩仍自有些惊疑涣散的眼神,便又笑语说道:「我不知江陵人士何以论我,或许不乏因人之乱而劫其家室的讽刺。但汉东之所以归我,在于柳仲礼之不道。

就这样又过了一会儿,王僧辩才语调乾涩的说道:「李大将军乃当世名将,去年盛功更是堪称西朝首望。罪徒错已铸成,难能狡辩,若能具此一身平息大将军心中怒火,消弭两边兵祸,亦是死得其所丶无由遗憾。」

在将自己外袍披在王僧辩身上后,李泰便又拉着他直向堂中走去,待到入堂之后,各自分定坐席。

王僧辩听到这话后又不由得一愣,他是听到刚才李泰言辞对他颇有赏识,自觉得再认罚三十大板估计这件事也就能揭过去了,却不想到对方竟然还是要喊打喊杀。

李泰闻言后便又微笑道:「此事的确不能轻易揭过,湘东王所使非人,我另具书问之。王领军你临事失误,同样也罪责难逃。若据罪实以论,我擒而杀你亦无不可……」

抛开心中对萧老七的吐槽不说,李泰又垂眼望着王僧辩说道:「前者兵进竟陵,湘东王因恐乞和丶请为附庸,我以止戈为上丶存恤黎民为计,将之声言传达朝中,遂使两边修好。

喝退那急于发言的江陵使者后,李泰又缓步走向王僧辩,在王僧辩身躯惊颤中背上缚系荆条的绳索应刀而断,那长满芒刺的荆条便也从其背上滚落下来,自是免不了在其背上扎出一个个小伤口。

「我与梁王情谊契合丶不异手足,前者剑指江陵亦有受梁王请托为其兄解围之意,只因轻信湘东王而引部归镇。长沙城破以来,梁王悲痛欲死。陷我失诚于国丶失义于友,声名狼藉皆因尔徒失信暴行,王某当真要献此一身化解仇怨?」

李泰一副横眉怒目的模样,手掌按着身侧的佩刀,望着王僧辩怒声说道。

王僧辩之前听到李泰那般忿声,本以为此番怕是要凶多吉少了,却不想转眼间对方声言笑容又如春风一般温暖和煦,甚至还对他诸多夸奖赞扬,前后态度之转变较之自家大王还要迅敏流畅的多,心情激荡之下,王僧辩一时间竟不知如何回应,唯是垂首流涕。

「忠勇之士,死则死矣,岂可夺志?王领军之谓也!」

旁边两名江陵的使者见状后便也上前两步将待发言,但却被李泰厉视逼退。

这一次他并没有直接发声回答,而是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缓缓抬起头来,望向站在他身前不远处的李泰,那眼神也变得分外复杂。

说完这话后,他便又低头深拜下去,一副引颈就戮的模样。

「请大将军息怒!湘州一战王领军只是疏忽致错,绝非有意……」

王僧辩一直深拜在地,不敢抬头,待到听完李泰这一番话后,便又语气沉痛的说道。

但在极度紧张之下,王僧辩也完全感受不到刺痛,旋即一道凉风自上扑下,然后背部便感受到一股织物的柔软与温暖。

李泰观其惊愕神情,便又不无恶趣的继续笑道:「但是前言江南仍有贼患未平,百姓仍然深受虐害。我虽然不食梁家爵禄,但秉持仁义的心怀也是至纯。南朝人物所见亦多,但真正能够忠勇当事者,至今所见,王领军一人而已。大乱之世必有应运而出之人,此言或许便要应在王领军一身……」

「大将军如此盛赞,僧辩实在愧不敢当!前者勤王无功,心实悲怆羞惭,只因自觉此身仍有杀敌之力,所以才苟活人间。若果真能够平定贼乱,僧辩即死何妨?」

听到这位李大将军对自己的评价如此之高,王僧辩一时间也是颇感惊喜振奋。如今的他只是藩王麾下一名部将而已,而李泰却已经是屡败强敌丶名满天下的名将,能够得到如此人物的欣赏看重,对王僧辩而言自是一个大大的鼓舞。

听到王僧辩这一语成谶的回应,李泰也不由得暗叹一声,旋即便又说道:「王领军此身仍待平贼,所以进一户中儿郎入我门下抵命听用,这并不过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