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上大学的机会(2 / 2)

穿在1977 狸猫换银子 6429 字 1个月前

马师傅也连连点头,「昨天总经理都亲自打来电话,今天必须得回去。」

陈凡上前两步,笑着说道,「您放心,吃饭的时候您就安心吃饭丶喝酒,我们有人专门盯着时间,差不多到了点,就送您去公社。」

马师傅扶着板车的隔板,随着车子走动,身体也在晃悠,他看着陈凡笑道,「我们总经理啊,最喜欢笔杆子好的人……」

不等他把话说完,杨书记便一声大吼,「打住。」

随后满脸苦笑,手搭在板车上往前走,「我说两位师傅,你们县建筑公司那可是大单位,什麽样的人才没有?何必跟我们一个小小的生产队抢人呢。」

马师傅当即哈哈大笑,「我们建筑队的人才再多,也没有一个能在地委日报上发表文章的,最多也就是县刊,陈老师这样的大才,谁不想要啊?!」

陈凡扶着马车往前走,连跟在他身后的小母马都不骑,听到这话,不禁笑道,「那您可就太抬举我了。别的不说,建筑公司里面连大学生都有吧?我呢,连个小学文凭都没有,可不敢跟他们比。」

马师傅和邱师傅也知道陈凡是从水里漂来的,毕竟这事在卢家湾不是秘密,任何人都有可能说漏嘴。

他们听到陈凡的话,一时间不知道怎麽接话。

不同意吧,似乎显得建筑公司的「高材生」们太没用。同意吧,可确实没有一个比陈凡更有文才的人呐!

沉默了两秒,邱师傅突然说道,「陈老师,以前的事咱们就不说了啊,人嘛,总归是要往前看。你想要高学历,其实也不难。虽然卢家湾没有大学生的推荐资格,你也没有高中文凭,不过,如果能够通过招生考试的话,也是可以上大学,拿到大学文凭的。」

陈凡顿时愣住,不解地看着他,「啊?招生考试?」

你确定这时候有招生考试?

这时马师傅也反应过来,半靠在板车隔板上,对着陈凡笑道,「老邱这麽一说,我也想起来了。江南大学你知道吧?」

陈凡本能地点点头,「知道啊。」

江南大学是江南省最好的大学,没有之一,未来可能是之一,但是现在就是最好。甚至在全国不说名列前茅吧,但也是赫赫有名。

咋地,难道江南大学就特牛皮,可以自主招生?

然后就听见邱师傅说道,「没错,江南大学在75年的时候,就在云湖地区设立了函授教学点,回头你让杨书记给你开一张介绍信,直接去他们的教学点申请考试,只要你能通过他们的入学测验,就能成为江南大学的函授学生,等学完全部课程,经过考试合格,江南大学就会给你发一张正儿八经的大学毕业证。

这东西你别看他是函授的,可是跟正规毕业证一样,全国所有单位都承认。虽说拿这个毕业证不包分配,但那也是大学毕业生啊,所有单位都认的,到时候绝对有专业对口的单位请你去工作。那时候你也就不用担心文凭问题。」

陈凡听得目瞪口呆。

虽然他口口声声跟杨书记他们说,等学习班的同学学完了数理化基础知识,就请地委的大学帮他们函授教学。

但是这种函授,就真的只是通过信件往来解答问题而已,他就没指望会有毕业证。

难道这时候就有大学恢复了函授部?

是不是早了点?

函授教育兴起不是80年代的事麽?

就在他满脑子问号的时候,马师傅接着邱师傅的话说道,「我们公司的一个经理,就是高中毕业,却没拿到推荐名额,只能进了我们建筑公司。

等到74年底的时候,省里面给几所主要大学的领导开会,布置开展函授教育工作,第二年初,也就是75年的2月份,江南大学就在全省10几个地方设置了函授点。

他听到这个消息,第一时间跑过去报名,拿出他的高中毕业证,竟然直接就被录取了,然后今年是学习的第三年,只要能再考过几门,等明年2月份,他就能拿到毕业证啦!」

邱师傅跟说相声似的,等马师傅话音刚落,他便开口说道,「有了他这个例子,我们建筑公司好多人都去找他打听情况,所以全公司就没有不知道这回事的。

江南大学函授部以前是年初招生,有高中毕业证的可以直接录取,没有毕业证的,就要做一套试卷,主要就是检查是不是具有高中文化水平,考试通过之后,也会发给录取通知书,之后交了学费就能学习。

后来学制发生变化,他们就改成7月份招生,9月份入学,也都跟着变。」

一听这话,陈凡不禁苦笑道,「现在都8月份了,他们招生工作应该已经结束了吧。」

如果提早一个月,他还真想去报这个函授的大学。

虽然他从来没有想过重新去读大学,可是一个大学文凭,在这个年代的意义确实是非同凡响。

而且这个年代的函授文凭含金量非常高,仅仅比全日制文凭稍微低了一等,在「五大生」里面,含金量算是最高的。

所谓的「五大生」,就是广播电视大学丶职工大学丶职工业馀大学丶高等学校举办的函授大学和夜大学,分别简称为电大丶职大丶业大丶函大和夜大。

我国最早的正规「夜大」,应该是李大先生创办的我国首个正规大学夜校班丶「北大夜校班」,教的专业也只有一个,那就是新闻学。嗯,当时李先生就在这个夜校班读书,同时干着图书管理员的工作。

后来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五大生」也都是遵循「宽进严出」的原则,指导老师都是大学里正儿八经的讲师丶教授,学校会对他们进行学生匹配,一个人负责十几个学生。

这些老派讲师丶教授严格遵循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认真回复学生的每一封信丶每一个问题,有的甚至回信比来信文字要多几倍。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批老师做指导,所以当年的很多「五大」毕业生都成了栋梁之材,与前途无量的大学生相比,一个构成了金字塔尖丶一个构成了「中坚力量」。

只不过,从90年代初开始,金钱来袭,这些学校的监管和考试都逐渐变了味,很多函授学校都只管收学费,对教学却不再上心。

而他们为了招收更多学生,又放宽了毕业条件。以至于努力学习的人和从来不学习的人一起进考场,竟然考出来一样的分数。到了那个时候,曾经风靡十年的「五大生」才慢慢沦为无人问津。

就连曾经辉煌时期的「五大生」,也想尽办法「换学历」,真是可惜。

就在陈凡脑子里百转千回的时候,邱师傅便说道,「虽然他们是7月份固定招生,不过对有底子丶特别优秀的学生,他们也会『特招』。你既然能一手撑起卢家湾的学习班,那知识底子肯定不差。

回头你去一趟地委,找到江南大学的函授点,申请特招考试,只要能够通过,就能跟着7月份的学生一起注册,然后领了书回来自己学习,不懂的就通过信函向老师请教,等到年底去地委函授点参加期末考试就行。」

马师傅又接着说道,「函授学生虽然没有正规学生的福利,但也有便利的地方,那就是只要你能学完课程,经过考试合格,就能申请毕业,比正规大学生要在大学里待好几年,要强得多。」

这年头普通大学的学制长短不一。就大专来说,两年的有,三年的也有,而建筑丶医学这种甚至要读四年。本科的话那就更长了,比如北大的本科就要读六年!

没办法,推荐去读书的学生,基础能力可以说是良莠不齐,有些人甚至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大学里的老师们只能想方设法,尽可能地帮他们补足基础知识,然后再去学专业课程。

如此一来,自然需要更多的时间。

这样都还算好的,最让人心累的,是有些极品同志,自己不爱学习,便找一大堆乱七八糟的理由,对老师帮他们补习知识的行为进行批评,弄得教学秩序没法连贯。

不过总的来说,大部分人还是更希望能学到知识,也能听从老师的安排,才让这项制度得以维持。

直到恢复高考之后,有了「统一考试」打底,北大才将本科学制恢复为4年。

所以如果真的和马师傅说的一样,函授只要通过考试就给发毕业证,那对陈凡来说,就更有吸引力了。

陈凡和两位老师傅聊得正嗨的时候,无意间视线外飘,看见杨书记沉着个脸,只是心念微转,便猜到他在想什麽。

还不是怕自己上了大学,拿到大学毕业证,被其他单位给挖跑呗。

他便乾咳一声,笑着说道,「还得是两位老师傅啊,就是见多识广,要不然我都不知道地委还有江南大学的函授点。

不过话说回来,我确实对拿个大学文凭很有兴趣,只不过被其他单位招揽,那就还是算了。要不然5月份在地委的时候,我就答应卫生处调过去当干部罗。」

听到这话,杨书记脸色顿时阴雨转晴,忍不住咧着嘴笑个不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