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1章 钱给的有点多(第三更,求订阅)(1 / 2)

第1610章 钱给的有点多(第三更,求订阅)

「保重!」

站在茶馆的门口,老人看着故友说道。

「我希望你真的是来这里做采访的,如果……唉……」

接着他摇了摇头,然后语气坚定的说道。

「我认为你应该了解这里。真正的了解这里。我们的生活方式,了解我们为什麽而努力,了解我们是如何对待我们的民众,了解我们的民众在想什麽?

然后你就会知道答案的。」

面对故友的叮嘱,孙启云有些疑惑的说道。

「答案,什麽答案?」

「你就会明白这些生活在水深火热里的人们,为什麽愿意不惜一切代价去保护这里。」

面对老朋友的提醒,孙启云想了一下说道。

「因为这里在用从外国压榨来的财富去收买无知的普通人吧。」

「那也好过用本国人民的血汗去收买外国人好吧。」

一时间两个人竟是相对无言。在两个人握手告别之后,转身的瞬间,孙启云——故友已经完全变了。

「哎,真没有想到,那样慷慨正直的人居然被几斤骨头给收买了。」

最后孙启云看着周围在那里自言自语道。

「真没有想到,这地方居然会如此蛊惑人心。」

孙启云的眉头紧锁着,神情显得有些凝重。

「终究还是要多走走,多看看的。」

就这样,孙启云一行人开始了在这里的生意之旅。期间他倒也是拜访了一些故人,但是结果让他有些懊恼的是,那些故友们对他的态度都和过去是截然不同的。

而慢慢的,孙启云和随行的两人,在考察中,对这里的印象却发生了很大改变。

「真是有些不可思议,这里的富裕得简直有些出乎意料。」

穿过繁忙的长安市区,沿途的景象更加让孙启云一行人感到惊讶。街道整洁宽敞,车辆川流不息,路边的建筑整齐划一,商店橱窗里展示着琳琅满目的商品。行人们衣着光鲜,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这一切都和他此前对这里的印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金融街一带,看着一些金融业精英手持行动电话,来回走动着打电话的模样,孙启云等人,甚至用一种看外星人的目光打量着他们。

「他们拿的是什麽?」

显然,行动电话并不在他们的认知范围内,等到从路人那里了解到,那是行动电话时,孙启云惊讶的说道:

「行动电话?不用电线吗?」

路边报摊小贩看了这几个人一眼,说道:

「用电线的话,怎麽移动呢?」

几个人都站在那里看着那些手持行动电话的人,然后无不是陷入了沉默之中。

行动电话,这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

在长安城市内考察了四五天后,他们终于来到了一间工厂,当然是以订货考察的名义访问的那间工厂厂房内,机器设备先进,工人们操作娴熟,生产线上井然有序。工厂经理详细介绍了工厂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方式。工厂实行的是现代化的生产管理制度,工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都非常高。

工厂的自动化程度很高,许多工序都由机器完成,这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真没有想到,他们的工具机,居然不需要人工操纵,自己就可以换刀具了……」

目睹着数控加工中心自动换刀的加工过程时,孙启云特意用照相机拍了下来,在他看来,这样的数控加工中心,是值得学习和引进的。

「梁经理,这样的一台工具机要多少钱?」

「差不多要30万吧!」

闻言孙启云立即打消了引进的念头——太贵了。

「价格是有点贵,但是相比于人工,还是便宜很多,毕竟,它的加工速度更快,精度更有保障。」

工厂经理的解释,让孙启云的心里得出了答案。

「这麽说,咱们这座工厂用这些机器,是因为工人数量不足了?」

「不仅仅是工人数量不足,还有就是人工太高,孙经理,这里和港岛不同,港岛那边的人工很便宜,这里的人工很贵的,工人一个月的工资,至少要240元,加上奖金的话,至少要300元。」

「300元!」

跟在孙启云身边的人惊愕道:

「差不多120美金了!」

「900多港币啊!」

看着三个人惊愕的模样,工厂的梁经理说道:

「这只是普通工人的工资,如果是工厂的长期雇佣工人,一个月的收入,差不多有400元……」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就像是补刀似的,让三人久久都说不出话来的。

一个月一千多港币!

这简直就像是在做梦。

差不多相当于港岛工人一年的收入!他们虽然在报社里工作,即便是算上外派补贴,每个月也就是200多港币!

他们怎麽能开出这麽高的工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