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龙虎金衣,大哉乾元(1 / 2)

仙业 鹓扶君 6869 字 4天前

第429章 龙虎金衣,大哉乾元

光气飘忽,似虚似实,徘徊上下,流转西东。

时而泊泊绵绵,状如溪泉,时而又轰然一分,散作灿芒点点。

在薛敬视线中,见黑白两气在变化过许多后,终一个颤动,然后两气皆消,陈珩身躯上兀得便多出一件朦胧金衣。

此衣形制绚美,好似根根华丽金线织成,上有龙虎饰纹,栩栩如生,两兽好似正随风在摇首摆尾,看着颇有些玄妙意思。

薛敬挑一挑眉,心中难免是生起些好奇来。

能在玉宸派坐稳实权长老位置者,自无一是浊流凡类。

他们也曾是四大下院的佼佼之辈,胥都东洲的少年英才,齐云山下唱过名,岁旦评上留过姓,风光无限,是真真正正的一时之秀!

而薛敬仅以元神之身便在十方殿内据得高位,享有权名,那便更是可见不凡了。

可即便如此,以薛敬眼界看来,这门陌生的金衣道术还是极有可取之处,其中甚至隐可见几分阴阳未立丶无色无绪的意境,堪称法韵十足!

需知此法并非神通之属,仅是一门中乘道术,连上乘道术都不是,却已是有内具着这般的形神。

若是再细细完善一番,推敲磨炼。

假以时日,这金衣道术未尝不能够晋入神通之属,成为一桩真正的仙道神通!

其实想到此处,以薛敬的聪明,他心中也是隐隐有了一个猜测。

只是这猜测未免有些离奇了,令他也是暗中否认,不好直接问出。

「薛真人着实法眼如炬。」

陈珩一笑,道:「如真人所想,这金衣道术正是贫道近来拙作,可惜即便有恩师指点,还是未能将此术完善至上乘道术,仅勉强止步于中乘之属,便已然力不足支,见笑了。」

「竟真是如此?」

薛敬心头一震,好在他城府甚深,才未在面上表露出来什麽异样,只是躬身称贺。

薛敬既自诩精通百艺,那道录殿中的大多神通丶道术自然也都被他牢记胸中。

金衣道术如此气象,若是曾见过,他心中当有印象。

可脑中记忆并无此遭,想上一想,那除了是陈珩机缘所得外。便也唯是他的自创了。

而后者在薛敬看来,着实是有些离奇了。

需知陈珩丹成至今也不过才大半年光景,仅这点功夫,便是创出了一门中乘道术,还蕴含妙理,纵是有大德祖师指点,也的确是一桩非凡之举了。

「一品金丹同三品金丹间……两者差距,竟是如此之悬殊吗?」薛敬心下深思。

遥想自家当年在金丹境界的创法,虽也同样是一门中乘道术,但却足耗了数年辛苦,个中艰难不足为他人道。

且论起个中玄妙来,也是差了眼前的金衣不止一筹,好似草庐之比华居……

薛敬微微摇头,很快将心绪收拾起,问道:

「敢问真人,不知这道术何名?」

陈珩略作沉吟:「龙虎金衣。」

「金丹创法,这路数,看来真人是在为成就元神法相而做打算了啊……贫道谨为真人贺!」

薛敬闻言先是恭维一句,而后见得金衣气象,他犹豫一番,终还是有几分好奇,小心问道:

「还请真人恕我冒昧,多嘴一句,不知真人将来是欲证就何等法相?」

「薛真人何必如此客气,此事大可直言无妨。」陈珩一笑:「我所治经典乃是三经中的《玄中太无自然开元经籙》。」

「玄中经籙,三经之首……」

薛敬将这名字念了两遍,见陈珩微微颔首,他神情骤然一变,忙上前两步,终不由失声叫道:

「莫非是大哉乾元?!」

「正是。」

此话出口之后,场间一时寂然,再无半丝声息,简直是落针可闻。

直至半晌过后,云下欢呼声骤然响起,似是城中那头鸦鬼已然授首,一片热闹。

薛敬这才好似如梦初醒,满脸复杂之色。

旋即他也不顾身份,当即一头拜倒阶下,激动道:

「玄中经籙,其位最崇!不料真人竟有这等大志,薛某着实佩服!期间若有薛某可效劳之处,还请真人随意吩咐,愿效死力,以供驱策!」

陈珩见薛敬难得如此失态,也是略一怔,知晓自己显然是小看了「大哉乾元」的名号,忙上前将其扶起。

「如今我初成金丹,离元神还尚早,于金丹创出龙虎金衣,也不过未雨绸缪罢。」

看薛敬欲言又止模样,陈珩笑着又补了一句:

「不过玄中经籙高不可际,『大哉乾元』深不可测,若有疑难之处,恐怕还要叨扰薛真人了。」

「但一召唤,愿效死力!」薛敬握掌成拳,高声应道。

……

……

正统仙道修行中,金丹三重之后,便是元神境界。

此境一旦成就,便可以节节纳真,顺势凝结出法相来。

而上应天,下应地,中应人,所谓元神法相便是修道人自身道果之外化,具有无边自然之伟力,可以抛诸凶患,弃灭死气。

同金丹中人相比,元神已是跳至了另一片天地!

而同金丹的九品之别一般,元神法相自然也是存在高下之序,被前古诸圣分作了下丶中丶上丶至四等。

下等法相性光蒙昧,白雪黄芽相歧,水火不能相济,是四等法相中的最劣。

中等法相乾坤交泰,金容瑞相,如内河之水,虽可滋润百灵,但终究为堤岸所缚,不得自由。

上等法相则一气潜通,似天日之当空,照耀大地,无处不烛,不过终有昼夜轮转,光去之后便是暗生,美则美矣,到底不得圆满。

唯有至等法相,起自无先,生乎妙一,分为三元,如仙中真圣人,时时清静,不被一切旧染境界朦昧本源。

本生于无,灵光可化万象,又何惧尘染消磨?

此等法相才是四等元神法相之最,是修道人日后的成仙之籍,飞升之基!

而玉宸作为前古道廷时代传承至今的大派,二十五正法盛名远播,众天宇宙都有闻。其中作为修行典籍的三经五典,更是名副其实的高上玄经,直抵无上仙道。

玉宸三经共是:

《玄中太无自然开元经籙》丶《九灵洞极都照玄经》丶《高虚秘要》。

五典则为:

《坤舆宝籙》丶《混俗元旨》丶《四十九真形图》丶《潜虚书》丶《六淳真经》。

三经五典皆为成仙典籍,都记载了该如何炼就出至等元神法相来。

但玄中经籙既为三经之首,自然也是别具奇异,神妙无方,令其与诸馀仙经不同!

如三经当中的《九灵洞极都照玄经》。

此经一共记载了九门元神法相的成就法,分是「社稷众雷」丶「光浮天汉」两类至等法相,以及七门不同的上等法相。

《高虚秘要》更是载有「龙斗海天」丶「后圣垂晖」丶「青阳数奇」三类至等法相,以及十二门上等法相,和二十门中等法相。

堂堂三十五门。

数目之多,在三经五典中也是个异数。

而最后的,也是作为三经之首的《玄中太无自然开元经籙》。

此经却仅载有了两门元神法相,同《高虚秘要》相比,一多一少,着实是两个极端。

至于那两门元神法相,则是至等法相「大哉乾元」以及下等法相「玄尸舒光」。

所谓修道艰难,凶险万分,风光无量或是那粉身碎骨,只是在一步之间。

而如三经中的《九灵洞极都照玄经》或《高虚秘要》。

两者所载的元神法相都是法门有序,紧密相衔,如人体血脉之连接,极其严整,自下可窥上,自上亦可视下。

破境时候纵然一个不慎,错失了炼就至等法相的机缘,那也可退求其次,从容去选取上等或是中等法相。

因行气丶导引丶运炼丶存养等步骤都是同个路数,于理不悖,那在退求其次时自然是似水乳交融般,绝无什麽阻滞。

可《玄中太无自然开元经籙》便不同了。

此经在法相上仅仅记载了一门至等和一门下等。

那便意味着修道人若参习此经,不是飞上九霄,自此恣意逍遥,便是堕入尘埃,前程半毁!

而此经本就是以晦涩玄奥着称,且在成就元神法相时,又有这样一番凶险,那也无怪选取此经的玉宸弟子寥寥无几。

千载之内,也不出十指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