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228【赤壁剧组座谈会,开发横店影视城】(2 / 2)

老张1987年拿到了柏林金熊,去年拿到了威尼斯的金狮,现在就差一座金棕榈,就能成为大满贯选手了。

李艺书要比他晚一点点,今年才拿到金棕榈,也就差一座金熊了。

之所以他拿双金的时候,国内官方宣传那麽大,有两点;其一是李艺书的年纪,其二就是金棕榈在这之前从未有华人拿到过,他算是打破了这个历史,还是在二十来岁的年纪。

「那就祝张导在坎城电影节上旗开得胜了!」

瞧着张一谋信心满满的样子,李艺书也不想打击对方的信心,在这个关键时刻泼冷水。

如果张一谋现在只有一金在手,那搞不好真有可能凭藉《活着》拿到金棕榈,但现在他双金在手,欧洲那帮人可不会允许这麽快就有中国大满贯选手出现。

日后张一谋也是发现了这一点,知道坎城在钓他,也是立马溜了,不再搞什麽文艺片参展坎城。

反倒是巩丽开始为了达成三金的成就,在坎城电影节来回折腾了好多年,最终还是没有达成。

只能说老外的奖,就别指望能拿大满贯。

这也是为什麽李艺书明年冲奖一年,然后就彻底摆烂不去管奖项的重要原因。

三部电影,明年能拿大奖就拿,拿不到大奖拿点导演奖丶演员奖什麽,也是足够了的。

趁着如今欧洲三大电影节对中国电影备受青睐,不拿一回导演奖,不捧出几个影帝影后,那实在是太可惜了。

当天下午,李艺书带着藉口去市里面洗澡的巩丽去了津门。

一个多月没见,那自然是少不了折腾一晚的。

第二天早上,李艺书送巩丽回来的同时,顺便看了一下凤霞难产的戏。

不得不说巩丽演的真好,但这部戏的重头还是在葛友演的「富贵」身上,导致坎城电影节摘下表演奖的人是葛友。

只希望明年柏林电影节上,巩丽能凭《中央车站》摘下影后桂冠,也算是弥补了《活着》的遗憾。

到了下午,李艺书便跟巩丽等人人告别,坐车回了津门,然后连夜坐火车回了燕京。

明天是周末,之前跟于飞鸿还有蒋琴琴说好了,今天带她们俩去王府井转悠转悠的。

时间一点点流逝。

接下来的几天,李艺书不是在北影厂剪片,就是去北电找于飞鸿还有蒋琴琴玩。

转眼的功夫就来到了11月15号。

北影厂。

大礼堂内的舞台上,高高挂起了一个大横幅。

《三国赤壁》剧组筹备座谈会。

今天来参加座谈会的人可不少,足足有五十多个人,其中光导演就有十几个,汉末三国丶魏晋历史的教授五六个,三国文化研究专家十几个,古代兵器丶盔甲等研究的专家也有十几个。

再算上广电丶电影局,宣传部的领导,五十多个人,无不透露这次的座谈会含金量有多高。

「谢进导,我太喜欢您拍的《红色娘子军》还有《高山下的花环》了,拍的实在是精彩。」

「李骏导演,您拍的《大决战》不亚于前苏时期拍的《战争与和平》,简直就是史诗级的大片。」

「王福林导演……」

「……」

李艺书跟韩三坪站在大礼堂的门口,欢迎着每一位到来的导演丶专家丶教授还有领导。

中国目前还从未有过投资2亿人民币的超级制作,尽管《大决战》在参演人数上达到了历史之最,但这更多的是主旋律的政治片,而且制片经费也才1亿多人民币。

对比这次2亿人民币的制作经费,足足少了一半。

而且不用考虑通货膨胀,因为《大决战》系列是1990年拍摄的,还是一口气直接拍了大决战三部曲,才过去几年时间,通货膨胀再快也快不到一半,更不要讲大决战这1亿多的制片费是拍了三部曲。

所以这次2亿元人民币预算的《三国赤壁》,是真正开天辟地头一遭,直接对标了好莱坞A级制作的国产大制作影片。

谁不渴望能参与到这样的国产大片中来?

毕竟从目前国内票房市场逐渐萎靡,各大制片厂日子越来越难熬的情况来分析,这次的《三国赤壁》搞不好是未来不知道多少年内,唯一的国产大制作了。

总不能赔本赚吆喝吧。

「各位领导丶教授丶专家,还有业界前辈们,鄙人李艺书很荣幸能够担任此次《三国赤壁》剧组的总导演,也很感谢各位的热情加盟……」

「很早以前,我就有想过拍一部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大片,但是国内目前的票房市场不足以支持大制作,后来我去《三国演义》剧组……」

「这次《三国赤壁》电影,对标的是好莱坞A级制作,所谓A级制作,就是制片经费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影片,今年肆虐全球电影市场的《侏罗纪公园》,就是一部超A级制作,总投资近亿美元……」

李艺书作为东道主,自然是要先说几句话的,调调也基本是感谢大家的加盟,同时彻底落实他总导演的身份。

别看《三国赤壁》是他发起乃至投资的项目,但谁知道是不是有人脑子发热,跑去抨击他李艺书太过年轻,不配执导这样的大制作。

不过好在过来的导演们,大都已经提前跟韩三坪沟通过,清楚总导演的身份不能变也不可能变。

一方面项目是李艺书发起的,另一方面他也是拉来了投资。

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在目前国际电影市场上,李艺书三个字多少也是有点票房号召力的,最起码在日本市场是这样。

欧美国家只要提起《第六感》的导演,普通观众多多少少也是有印象的,而不像国内这些导演,除了极个别在欧洲拿过奖,基本上在海外没有半点名气。

李艺书的一番发言,算是把现场的基调定下来了。

接下来一帮人开始讨论起《三国赤壁》剧组筹备的情况。

历史教授们自然是希望还原古赤壁战场的;三国研究专家们不想那麽多,只希望按照小说中的桥端去拍;导演们那就更是有天马行空的想像力……

足足讨论了三个多小时,最后在李艺书的调停跟认可下,基本确定是按照三国演义小说来去改编,不过通过历史学家帮忙把一些有漏洞的地方给补充好。

同时也敲定下5位副导演,分别是谢进导演,李骏导演,杨光元导演,王福林导演,沈好方导演,同时各路专家也都加入剧组担任剧情跟道具指导。

基调定下来,剧本的事也是交给了毛遂自荐的王福林导演,《三国演义》不久前杀青了,他一边准备后期剪辑,一边写三国赤壁的剧本。

当聊起是要在三国演义拍摄场地拍,还是重新搭建的时候,李艺书不由想起了横店。

他记得是谢进导演在拍《鸦片战争》的时候,为了找地方拍,受邀在横店那边搭建了一个广州街,从而才有了后来诞生出横漂的横店影视城。

或许可以去找横店那边聊一聊,以香江艺术电影公司的名义,在横店那边建一座秦汉城?

陈恺哥后来为啥拍电影亏本了,依旧有投资商乐此不疲的给他投资,说白了还不是因为陈恺哥拍一部电影,就要造一座影视城,极大的带动了当地的旅游经济。

花个几亿,搞出一个热门的旅游景点,票房多少又能回点本,这种事谁不乐意?

这要是拥有横店一部分股权,那可就算是有了个大保底。

日后横店影视城多赚钱啊,根本不靠剧组租赁,纯靠游客,一年都大几百亿的收入。

章节名搞错了,明天找编辑修改一下,不影响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