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3 章 新年快乐(1 / 2)

冯大钢还要嚷嚷,冷峻低声说:“不要说话了,安静看节目。”

他跟陈思雨谈了两年,但哪怕《梁祝》,他也没有全神贯注的欣赏过。

而喜剧芭蕾,是一种从小到大长在后台的冷峻都没接触过的风格,它会是什么样子的,他也很好奇。

这是第一次,他要认认真真,全神贯注的欣赏一次女朋友的表演。

看了会儿,他大概明白了,相较于喜剧,《一尺的确良》更应该被定义为是滑稽剧。

随着节目正式开演,台下观众笑声不断。

舞者们把各种劳动场景全融入到了舞蹈中,既有舞蹈表演,也有剧情。

陈思雨在舞美方面的能力,早在《梁祝》的时候冷峻就看出来了,不输国际大师,但这是他头一回发现她在原创剧情方面的优秀。

一般情况下,芭蕾舞剧的剧情都比较简单,像《白毛女》,《娘子军》,都只会设定一个大冲突,以歌舞的舞台表现力为主。

但《的确良》不是,它的冲突细密又连贯,一环扣一环,反而抢了舞蹈的风头。

……

这是一次为了请假抢的确良而发生在农场里的劳动比拼。

每个人都想争优秀,于是在每一种比拼中都竭尽全力。

但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大家都想赢,还要阻止别人赢得比赛。

于是,一个男知青第一个磨快了自己的镰刀,正想扯一根头发来试锋刃,可他才扬头扯头发的功夫,镰刀就却被一个女知青给悄悄换走了。

换了镰刀的女知青在挑水时挑的最多跑的最快,眼看她的水缸是第一个装满的,但是那傻乎乎的小知青却撞翻了她的水桶,桶破人摔,于是她又输了。

大家一起锄秧苗,一个女知青锄的又快又好,遥遥领先别人,开心的在田间翩翩起舞,但这时有个男知青悄悄在她身上放了只毛毛虫。

女知青被吓的花容失色,在田里胡踩乱跳,踏坏了秧苗,于是,她也输了。

总共六个演员,二男四女,于一场九十分钟的长篇舞剧来说,人太少了。

来之前冷峻还担心,六个人能不能撑起场子。

但显然他多虑了。

这是一出哑剧,但频繁变换的场景和适当的背景解能让观众轻松易懂

而紧凑的,不断变化的剧情,也让观众跟着紧张了起来,台上的每一个人都在不停的对着别人使坏,又因为被别人的使坏而吃瘪。

故事紧紧围绕着《的确良》这个主题而展开,他们在一轮轮的比赛中燃起希望又最终失望,却又在新一轮的比赛中重新燃起希望。

转眼半个小时过去了,台上演的不亦乐乎,台下笑的前仰后合。

那种感觉该怎么形容呢,望着舞者们,知青们就仿佛望着镜子里的自己。

就不说别人了,冯大钢都看入迷了,忘了自己的赚钱大计了。

剧情在45分钟

时终于起了变化,最终,其余四个知青被淘汰了,只剩下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小知青宋小玉,和舞台上最漂亮的女知青,陈思雨。

这时节目到中场了,演员们退场休息,观众也可以休息一下。

冯大钢大力鼓掌:“不愧是我的恩师,这剧排的真好看!”

女知青们也纷纷附和:“太好看了,我忍不住就想笑。”

但这时有个申城口音的男知青却说:“剧情挺有意思,可我看他们没怎么跳舞呀,像《天鹅湖》,《吉赛尔》,虽然有剧情,但人家舞蹈更多,这个《的确良》吧,我怎么感觉更像个情景剧。”

冯大钢不高兴了,说:“有得看就不错了,闭嘴吧你。”

申城男知青比较有文化,侃侃而谈:“冯队长,看芭蕾不是光看剧情的,还得看舞技,这个节目是挺不错,但以我看,这些芭蕾演员肯定功底不行,不然,她们怎么只表演,不跳呢?”

冯大钢不懂芭蕾,但他知道,谁要质疑陈思雨,冷峻会不高兴。

就不停的使眼色,示意那个男知青闭嘴。

话说,《一尺的确良》在前半部确实没有太多炫技的戏份。

不是陈思雨的舞技不行,而是歌舞团的现状决定的。

因为团里只有那么几个芭蕾演员,高难动作他们跳不了。

在没有人的情况下,陈思雨要编排一出舞剧,就要懂得扬长避短。

虽然冯大钢生怕冷峻生气,但冷峻其实并不生气。

因为以他在舞台后台的经验看来,接下来的时间就该是炫技环节了。

果然,随着幕布开场,旁白解释:[在经过一段激烈的角逐后,有两位女知青脱颖而出,成为了优胜者,现在,她们将以芭蕾来赢得最终的优秀名额。]

那位申城来的男知青闭嘴,不吭气了,女知青们则拼命鼓起了掌。

在看了七八年《白毛女》和《红色娘子军》后,知青们虽然自己不行,但于各种芭蕾动作还是很有欣赏水平的,所以于这场芭蕾比拼充满了期待。

两位女主角也没有让大家失望。

不,应该说让他们大开眼睛!

这一段长达二十分钟的炫技,陈思雨跳的全是意大利风格的芭蕾。

它主要以旋转和小跳为主,而且节奏非常快,琳琅满目,花样繁多。

宋小玉明显跳的有些吃力,但一个才十五岁的女孩子,发挥已经很不错了。

而陈思雨,她一个人撑起了这整体炫技部分,从意大利转到倒踢紫金冠,再到32圈挥鞭转,她在台上跳的酣畅淋漓,也让台下的知青们大饱眼神。

最绝的,反而不是大家期待的32圈单转,而是陈思雨曾经跟李倩争台时跳的意大利转,这个动作,就连申城那位懂芭蕾的男知青都看呆了。

她得天独厚的身高与腿长,让她每一次的旋转,起跳,甩腿都有一种无与伦比的画面感和冲击力。

纤细笔直,修长的大腿在单腿旋转中飞

高高甩出去,又极为优雅,干净利落的收回来,在一个转身之间,那么繁杂的动作,她足尖稳健,又利落轻盈。

这个动作,据说一般的舞蹈演员一次性只能做四个。

但陈思雨一气呵成,连着做了七个,这为她赢得了如雷般轰动的掌声。

从一开始让人捧腹的剧情,再到眼花缭乱的炫技,知青们早忘了他们是来起讧的了,很多女知青更是从头到尾都跟着拍子在鼓掌。

而最终,不出所料,陈思雨饰演的大知青赢得了比赛。

台下的知青们也明白此时剧已经到了尾声,要结束了。

观看时多开心,此刻就有多难过,陪着一部剧,他们笑了,又哭了,又笑了,此时望着台上,觉得结尾略有点平淡,但转念一想,大家就又想通了。

生活不就这样嘛,看一场电影,或者一场舞剧,沉浸其中,做个美梦,梦醒了还得继续努力劳力,为了工分,口粮而忙碌。

大家所期盼的回城,也将遥遥无期。

不过其实时间才过去了75分钟,剧也还远远没有完。

既然陈思雨说它是要送给知青们的舞剧,又怎么可能就这样结束呢。

她饰演的大知青兴致勃勃去买的确良,到了之后,却抢到了仅剩的一尺。

是的,作为最终的优胜者,她终于得到去抢的确良的机会了,但等她到时,供销社只剩下一尺的确良了。她那么辛苦,却只抢到了巴掌大小一块布。

观众重新又被吊起了好奇心,目光追逐着台上的舞者,想知道她要做什么。

结果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可又让所有人都会心一笑。

大知青在思考很久后,把的确良送给了一个男知青,并换来了一套高中课本,而在舞剧的最后,女知青们坐在一起,读起了高中课本。

男知青则把那好容易抢来的一尺的确良做成了内裤,因为是内裤,没有办法显摆,他于是专门用棉布在屁股上缝了一行大字:内有的确良!

舞剧最终落幕在,那张写着‘内有的确良’布被挂在公厕墙上的画面中。

可以想象,不一会儿就会有人在公厕前排队,抢的确良了。

顿时,台下的知青们暴出如雷般的掌声,有人跺脚,有人拍手,有人拍着前面的椅背,发出满堂爆轰的喝彩来!

冷峻给吓了一跳,因为观众的反应太过激动,而他,并不懂这个梗。

但冯大钢懂,手拍大腿,他笑的直不起腰来,连连大呼:“陈老师可真是人材,人材中的人材。”

这个看似荒诞的结尾,之所以能在边疆引起如此大的轰动,是有原因的。

因为在边疆就有那么一个知青,在千辛万苦,却抢到一尺的确良后,给自己做了一条内裤,并在外面用字注明:内有的确良。

而当他解了布,去公厕上厕所,再出来时,公厕门口已经排了好长的,抢的确良的队伍了。

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内有的确良。

知青们彼此对视,看一眼就要笑一次,笑的喘不过气来。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他们的生活,他们所经历过的苦难,在这一刻,就好比得到了认可一般。

那种认可不是同情,而是被看到,被关注,他们觉得自己被社会看到了,被关注了,他们长久以来失望透顶的心里,终于流进了一丝暖意。

他们在这一刻无比开心,又意犹未尽。

演员谢幕了,大幕闭合了,但知青们坐在礼堂里,久久不愿意离开。

……

马场长因为要谨防知青闹事,一直在后台盯着的,一开始他还盯的全神贯注,但后来就专心去看剧情了,眼看陈思雨下场,竖起大拇指说:“跳得好。”

陈思雨笑着说:“这是我们《的确良》的第一场公演,马场长您觉得哪儿好,还有哪些不足之处,多多给我们提点意见吧,我们可以针对性修改。”

“我是个粗人,不会提意见,不过你这个小同志可了不得啊,年纪轻轻的,就能创作出这么优秀的作品来。”马场长说着,竖起了大拇指,再说:“优秀,太优秀了,你把边疆的知青们表现的,那叫一个活灵活现。”

陈思雨说:“优秀不敢当,我也不过是就地取材,把知青们的生活搬上了舞台,它优秀,能得到知青和您的认可,是因为它足够真实,对吧。”

马场长感慨说:“是啊,足够真实。你这个剧呀,要在咱们农场演,更要在北城,给城里的领导们,群众们演一演,让城里人注意到知青的困难和他们的苦,帮他们解决一下目前面临的困难,那就再好不过了。”

话说,马场长虽然是个不识字的文盲,但是个军转干部,是领导,他是站在知青们的对立面的,是《的确良》里那个没有出场,却左右着知青们的人。

陈思雨以为他不知道知青们日子过得苦呢,合着他是知道的呀。

那他原来怎么不向上反映,不帮知青们解决问题,直到大家开始闹了,压不住了,才来面对问题的。

不等陈思雨问,马场长已经开始吐苦水了,他说:“咱们农场的公粮任务特别高,接到任务,我们就只能赶着知青们拼命的干。我们干部还好,有各种补贴,粮副食票,但知青们没有,吃的饭也没啥油水,还得我们军转干部隔三岔五自掏腰包帮他们打打牙祭。所以知青苦,知青累,知青们的日子不是人过的,这个状况也已经持续好些年了,我们年年开会也会做汇报,可上面听了,没有任何反映,陈思雨同志,工作不好干啊。”

所以说来说去,问题还是出在思想部。

是思想部的金部长和他的后台好大喜功,不停的给各个农场压生产任务。

农场为了完成任务,就不得不逼着知青们多劳动。

好在思想部已经垮台了,《一尺的确良》也不仅仅是公演这一场。

陈思雨想了想,说:“马场长,如果你想我们的《的确良》能得到更多公演的机会,就找人写封表扬信寄到部队文

工总团,把《的确良》夸一夸,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演出机会了。”

“好,我现在就去找人,找冷峻同志吧,他写得一手好写字,文采又好,咱们争取把你夸成一朵花儿。”马场长说。

合着他要去找她男朋友夸她?

这个很可以。

陈思雨很好奇,看冷峻会怎么夸她。

当然,她不是为了虚荣心而让别人尬夸自己,吹牛批。

作品首演,反响特别重要,要观众们愿意夸一下,总团就会因为口碑而给她更多的演出机会,她有更多的演出机会,才能把知青们所受的苦难宣扬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让人们关注知青群体。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部剧也不能改变什么。

但能做一点是一点。

陈家祥刻在莫辛.纳甘上的那句话是真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