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韶华起身告退,郑太后却道:“哀家要和太子商量如何处置卫将军一事,你不是外人,平日也是要上朝的,留下听一听。”
郑太后拉拢人心的手段,一套借着一套。
姜韶华面上露出感动感激,却未一口应下,而是看向太子,等待太子的首肯默许。
太子心情阴郁躁怒,阴沉着脸略一点头:“皇祖母说得没错,韶华堂妹留下听听无妨。”
姜韶华柔顺地应了。
接下来,郑太后低声指点太子如何处置卫将军,如何借势弹压王丞相一党。太子专注聆听,不时点头。
姜韶华没有出声,就这么静静听着。
手段无非就是那么几样,大造舆论声势,暗中授意御史上奏折弹劾,再由太子亲自出面施恩……
在场的三人心里都清楚,王丞相此时倒不了,也倒不得。太子要平稳登基,要慢慢熟悉接掌朝政,都离不开王丞相。只是,太子容不得王丞相欺压到自己的头上来。
臣子就该有臣子的本分。
……
卫将军被关入刑部大牢,刑部戴尚书亲自问审此案。
戴尚书素来唯王丞相马首是瞻。在众臣看来,戴尚书定会想法子包庇或减轻卫将军的罪责。却未料到,戴尚书呈到御案前的奏折竟十分严谨犀利。刑部给卫将军列出了十大罪责,加起来足以灭九族了。
姜韶华心中哂然,私下向太子进言:“王丞相这是要将所有罪责都推到卫将军头上,来个壮士断腕,自己便能从这一潭泥沼中脱身。”
太子目中闪过冷意:“卫长风确实该死。不过,罪不至九族。砍了卫长风的头,卫氏族人流放边关。”
卫将军既未叛乱也没做什么十恶不赦的事,只罪在无能,损兵折将打了败仗失了平州。灭九族确实太过。这样处置,就平和多了。
这样也是对王丞相释放一个“到此为止”的信号。
眼下,朝廷以平州战事为重,还要筹备新帝登基典礼。实在禁不住更多的混乱动荡。
太子亲自在刑部送来的奏折上写下批复。
戴尚书松了一口气,王丞相也舒了一口气。一直提心吊胆的安国公,也暗暗松了一口气。
杜将军之死,导致平州大败。王丞相一直在令人追查杜将军的死因。安国公自问行事隐秘,然而,这世间从没有真正的秘密。举凡做过的事,都会留下隐秘的痕迹。
一旦被查出真相,被关进刑部大牢等着被砍头的人,就是他安国公了。
万幸王丞相的人什么都没查出来。万幸王丞相急着洗清自己推卫将军出来做替死鬼。万幸万幸!
众人心照不宣之下,卫将军一案进行得十分顺利。
这段时日里,臣子们联名上了第三回奏折,声势浩荡地请太子殿下登基。太子殿下终于松了口。众臣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