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0 章(1 / 2)

第240章

*

天气渐热,从入夏到盛夏仿佛就是一瞬间的事情。

武胜军开战后狄青便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战场上,虽然他觉得以王韶的本事不至于在优势尽显的情况下打败仗,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文人干出什么离谱的事情都不奇怪,所以依旧得防备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出现的意外。

王韶看上去再像武将也改不了他的出身,没人能保证熟读四书五经进士出身的读书人会不会忽然脑子一抽决定放弃武力转为德化四方。

他承认以德服人很有成就感,但是前提是拳头足够硬,以德服不了还能哐哐砸两拳。

游牧部落不好管,嘴皮子劝降的忠诚度和打到服的忠诚度根本没法比。

狄将军不放心,他得亲自盯着。

将士们奔赴战场,后勤也要跟上,冯京终于不再沉迷于监工,转运司的官员看到他们顶头上司终于能坐下来亲自处理清点粮草、分配运粮部队、补充消耗下去的粮仓等琐事时感动的眼泪都要落下来。

惊!冯大人竟然真的会干活!

冯京:……

虽然他不喜欢干活,但是他真的会干活。

动动脑袋瓜,不会干活的人升官速度能像他这么快吗?

一个个的还有心思胡说八道,看来还是活儿太少了。

转运司的官员:???

救命啊!!!

冯当世!你没有心!

冯大人有没有心不好说,反正冯大人自认为是个善良和蔼的好上司。

京兆府各衙门在狄元帅和冯大人截然不同的管理风格下过着冰火两重天的日子,因为俩人实际上都能管到整个陕西,在冯大人熟悉转运司的政务之后,很快整个陕西的衙门都逐渐过上了和京兆府各衙门一样的日子。

转运司众人:可喜可贺!

秦凤路开战陕西其他几路都要备战,按理说这种情况下辽国肯定会趁虚而入。

以前就是这样,北边打起来西北一定大军压境,西北打起来北边肯定趁火打劫。

如今西北已经开战,辽国又早早陈兵三十万于三国边境,此时不打更待何时?

然而辽国依旧没有出兵。

事到如今,再反应不过来辽国是在虚张声势就有点缺心眼了。

对辽最前线的雄州在边境线严防死守,知州张利一加派弓箭手沿河巡逻,只要不是前来归附,其他无论辽军还是辽民一律不得跨界。

因为辽国大军一直没动静,朝中那些原本弹劾张利一行事乖张的家伙也都闭嘴了。

前些天他们可以说辽国在等待时机打大宋个措手不及,如今再这么说官家能在满朝文武面前说他们胆小如鼠懦弱无能然后顺理成章将他们贬出去。

等待时机?等待什么时机?西北都打完了还等待什么时机?等着大宋腾出来手脚反击?

辽军这个时候依旧不出兵

,只能说明辽帝压根就没想出兵,就是想趁此机会狮子大开口看看能不能将关南那块地盘糊弄到手。()

艙鱧?譛?葶?虎??捫絙?虎??葶?????N畑N剓?????葶?空?坙絶??牞絶?牞?

?醉酒花间提醒您《[北宋]给苏轼当弟弟的那些年》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来[]_看最新章节_完整章节』()

大宋不怂也没关系,反正他们不亏。

满朝文武眼瞅着事态一步步发展到现在,心里都有一万句骂人的话想讲。

——无耻的契丹人!不讲武德!

官家对这些天的朝堂非常满意,不要脸的终究是少数,大部分意识到如今的辽国就是纸老虎的大臣都闭上了嘴不再天天叭叭北方的威胁有多严重让北方各州宽柔大度别惹契丹人不高兴。

契丹人不高兴就让他们不高兴,现在应该是辽国担心惹他们大宋不高兴,而不是大宋担心辽国不高兴。

今时不同往日,还当现在是当年呢?

王韶在西北的战果给了官家极大的底气,或者说,他们互相成为了对方的底气。

西北的局面对大宋越有利,官家在群臣面前就越有底气,官家在群臣面前越有底气,西北各州的气势就能越强。

钱壮怂人胆,军中有钱和没钱完全是两个状态。

两个月不到,西夏军队便撤出武胜军,之后没多久吐蕃人也撤了。

木征之弟吴延征率领兵马投降,倒是负责领兵的谋士瞎药没有投降,而是带着残余兵马退回木征的主帐。

没有木征,有木征他弟也能凑合。

战报八百里加急将送到京城,官家也很大方,先改武胜军为镇洮军求个吉利,然后封结吴延征为礼宾副使,顺便兼任镇洮军、洮西一带蕃部钤辖。

洮河是黄河上游右岸最大的支流,支流众多散流于各地,水量仅次于渭水。河南边是水草丰美的甘南草原,河北边是干旱少雨的黄土高原,沿河生活着数不清的大小部落。

官家改武胜军为镇洮军,接下来要紧张的还是木征。

虽然木征他爹瞎毡因为唃厮啰的渣男行径没能得到赞普之位还死因不明,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没点家底也不敢光明正大的和现任赞普董毡分庭抗礼。

河州、洮州都是木征的地盘,镇洮军已是河湟腹地,只要大宋能彻底掌控镇洮军的番邦,接下来拿下河湟只是时间问题。

问题是如此以来吐蕃和西夏肯定会化敌为友共同抵御大宋,陕西沿边四路的压力又上来了。

王韶对此毫不畏惧,他相信沿边官员的能力,能在陕西站稳脚跟的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都是官员中的佼佼者。

有狄元帅坐镇西北,就算一时打了败仗也有援兵可以当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