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9 章(2 / 2)

“对了,让姚古也跟着。”狄青捶捶脑袋,“那小子没个定性,遇到战事就想往前冲,老姚实在拿他没办法,不介意的话接下来回京兆府也让他跟着你。”

苏景殊愣了一下,“让他跟着我?合适吗?”

“合适,你把他当书童

用就行。”狄青将写好的单子递给门口的副将,转过头来继续说,“最好能带着他读点书,带兵打仗也不能太没文化。”

苏景殊眼睛亮晶晶,“像范文正公当年压着您读《春秋》那样?”

人家的身份在这儿摆着,让他打个杂跑个腿就顶天了,怎么可能真的当书童用。

狄青立刻反驳,“我当年已经有正经的差遣,和那臭小子不一样。”

苏景殊小鸡啄米般点头,“好的好的,回头就带他读《春秋》。”

巧了这不是,他读书时正好主治《春秋》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狄青:……

苏大人乐得不行,不打扰狄将军安排接下来的事情,他去和小姚同学说这个好消息。

狄青磨了磨牙,先让那臭小子高兴高兴,过些天开始教的时候别后悔。

范文正公压着他读《春秋》怎么了?真以为痛苦的只有他一个?

呵,天真。

狄大元帅在心里给已逝的范文正公告了声罪,然后才继续骂骂咧咧。

这年头武将不好当,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听命令行事的将领,也有为了争夺话语权交好文臣的将领。

虽然瞧不起武将是文臣的政治正确,但是还是有很多愿意和武将交好并扶持武将文臣,比如范文正公。

或者说,当年和范文正公一同到西北重建防御体系的文臣对西军大小将领都有知遇之恩。

朝廷重视对西军将领的培养,隔几年就让他们将家中适龄子弟送去国子监学习。

说是看重,其实也是一种防备。

从小教导他们忠君爱国,长大到战场上才不容易有二心。

就是吧,武将家庭里出来的少年郎大多不喜欢四书五经,让他们去国子监学习比揍他们一顿还痛苦,就算家里千叮咛万嘱咐说学文比学武有前途也没用。

朝廷有重开武举的想法,正经读书考科举他们没那个天赋,武举的文化课努力一下还是有可能的。

不管文举武举都是科举,以前他们被瞧不起他们认了,今后他们走武举路子出来的武将再被瞧不起就不礼貌了。

西北汉人番人混居,各州官府也会开设义学教导番人四书五经,只是学的没那么深。

要是朝廷重开武举,西北各州的义学立刻就能改头换面变成武学。

虽然他们都觉得文臣只会纸上谈兵,但是不能否认文臣中有部分指挥战事的水平很不错,就算是纸上谈兵也是有文化的象征,让家里的小崽子们多读几本书肯定没坏处。

别说什么十几二十岁开始学太晚,他当年也是二十多岁还被压着读书,他都能学那群皮猴子为什么不能学?

武将们在家苦口婆心劝小辈们想带兵也能先考个进士再以文臣的身份带兵,小辈们听到后只想让家里的老子自己先考个进士再回来带兵。

进士那么难考,寒窗苦读的读书人都有那么多考不上的,他们哪儿有那个本事?

谁行谁上,反正他们不行。

老一辈的将领被家里的皮猴子们气的不轻,奈何读书这种事情强迫不来,学不会就是学不会,硬逼着他们学最终学出来也是不伦不类。

就算朝廷要重开武举,那些皮猴子的文化水平连武举的文化考试都考不过也是白搭。

好在虽然文臣看不起武将,民间却尤其推崇军功,实在不想读书的话能专心学带兵打仗也行。

问题是,哪儿有那么多天生的将才?连最基础的兵书都不肯学,上战场真的不是去送死?

不求他们考进士,至少在朝中文臣骂他们的时候能听懂这是在骂他们。

当晚姚兕回营,听狄元帅说已经成功把他家混小子塞到苏机宜身边后激动不已,直接就压着儿子过来拜师。

武将没前途,能走文臣的路子再好不过。

秦凤路经略司的苗授少入国子监跟随胡瑗胡先生学习,因为学的好被被补授为国子生,虽然现在依旧是武将,但是因着胡先生的颜面以及国子监的资历升迁速度比寻常武将快的多。

还有种家的种建中,那小子前几年以父祖功勋得补三班奉职,还拜了个进士为师,前不久还考了个试摇身一变成了文臣。

他们知道种家祖上本就出过大儒,大儒的后代读书有天赋很正常,可种家连着两代几十个儿郎都是战场上冲锋陷阵猛将,怎么忽然又返祖了?

提起这个姚古就来气,说好的一起混日子,你小子怎么还偷偷学习?

西军将领经常轮换驻地,各家的同龄小辈也经常在一起玩,本来大家都一起上房揭瓦,这时候冒出来个考试考出来的文臣显得他们其他人很像傻子。

姚兕之前觉得种家那小子拜文人为师是在胡闹,现在才知道那是有先见之明。

他们苏机宜不光是进士,还是三元及第的状元郎,这些天相处下来感觉很好,不迂腐也没瞧不起武将,还是狄大元帅给家里的虎崽子提前预定好的启蒙先生。

这还等什么?不抢不是人!

苏景殊:???

那什么,姚将军你清醒点儿!种建中拜张载为师的时候张载还没考中进士!

科举名次证明不了什么,能名传后世的大家就算不考科举也能有所作为。

张横渠那是什么情况?那是年轻时就敢跑去洮西之地招募乡勇的猛人。

虽然后来被范文正公一本《中庸》劝回了家,但是之后也没放弃西北这边的谋划,考中进士后也辗转河北、陕西等地为官,还经常在转运使蔡大人身边出谋划策。

隔壁王机宜前些跟在蔡大人身边长见识,很难说他的《平戎策》有没有张横渠的影响。

种建中拜张载为师那是名师出高徒,让他带将门虎子他可不敢保证带出来的是什么样子。

学历滤镜要不得,他纸上谈兵的水平连王子纯都不如啊!

狄青看热闹看的开心,下午谁说要带姚古读《春秋》来着?是谁是谁是谁?

苏景殊

瞪了他一眼,再把唯恐天下不乱的姚古挤一边儿去,然后拉着姚兕说之以情晓之以理。()

???晛?彎???????g?奥?敧葶晛?????偛??扥??

△本作者醉酒花间提醒您最全的《[北宋]给苏轼当弟弟的那些年》尽在[],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学是一回事儿,教又是一回事儿,万一最后发现他只会误人子弟也不许对他有意见。

姚将军还没开口,狄大元帅先替他回答,“没事儿,就当拿这小子练练手,实在不行的话我再给我家臭小子另择名师。”

姚兕:“好!”

苏景殊:……

姚古:……

新鲜出炉的师生二人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道谁更悲催。

简单的拜师礼跟过家家一样,直到结束苏景殊都没反应过来。

他爹他哥都没收过学生他先收了,他可真是太有出息了。

狄青抱着胳膊笑眯眯道,“西军和这小子差不多大的少年郎还有好些个,你身边正好缺人手,要不多送几个过来给你使唤?”

苏景殊精神恍惚,“这是收学生,不是招人打杂。”

姚古兴奋举手,“我打杂可熟练了,平时跟在我爹身边也是打杂,有师弟来我还能教他怎么打杂。”

旁边三个人:……

姚兕一掌重拍在傻儿子肩膀上,“元帅和苏大人先说着,时候不早了,末将带犬子回营。”

听着颇有些咬牙切齿的意思。

狄青摆摆手让俩人自便,等人走远才叹道,“武将想要荫子为官太难,要么升到六品以上要么战死沙场,西北又没有条件让小子们安心上学堂,只能尽量往各个衙门塞人。”

武将举荐的名额有限,武跨文更是难于上青天,但凡有点实权的差事文臣就不会放手,就算塞进去也是不起眼的闲差。

可是武将升迁实在太难,饶是种世衡那等名将最终也不过是正七品的东染院使,而将领又时刻都有战死沙场的风险,所以他们都想在活着的时候给儿子铺好路。

没办法,总不能真的指望那群连坐都坐不住的皮猴子去考进士。

“元帅放心,我肯定好好教。”苏景殊郑重其事的回道,“小时候我爹怎么教我,今后我就怎么教姚古,让他考进士有点难,让他骂人不带脏字绝对没问题。”

狄青:……

狄元帅想想老苏挤兑人的功力,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委婉的补了一句,“我不是这个意思。”

他只是卖个惨让这小子直到军中将领的日子有多难好让他用心带人家小孩儿,不是让他把人培养成怼遍天下无敌手的喷子。

苏景殊不给他解释的机会,“元帅放心,我真的懂,时候不早了,明天还得出远门,慢走不送。”

狄青:???

这就把他赶出去了?

外头院子里,姚古还在紧张兮兮的问他爹怎么当一个合格的学生。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听说拜师和给老师当儿子没区别,他拿和老爹的相处模式和老师相处会不会不太礼貌?

小姚同学自顾自的点点头,“未免太对不起老师。”

姚兕捏紧拳头,深吸一口气,忍了又忍忍无可忍,最终还是选择揍儿子一顿解气。

姚古拔腿就跑,“爹!那么多人看着呢!”

寨子里那么多人,好歹给他留点面子。

狄元帅看的直摇头,算了,他去会会那些被挑出来的劝降使臣。

有些人天生就能说会道,各军都有嘴皮子利索的兵,留守荔原堡的兵不多也能找出上百个。

苏景殊从士兵们推选出来的士兵中又选了二十个对朝廷忠心耿耿且动员力很强的出来开办劝降培训速成班,使臣预备役们一点就通,说起西北番邦部落比他还熟。

不对比就没有伤害,他们只需要将番邦部众过的苦日子和大宋对番邦的招抚政策叙述一遍,甚至用不上夸张的说辞对面就得心动。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两国停战更不能斩来使,对面不讲道义也没关系,死在对面没准儿比活着回来还有价值。

<hrsize=1/>作者有话要说

使臣预备役(兴奋):重振大汉雄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