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2 / 2)

姜龙胤身体前倾,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李毅站起身,走到墙上的中国地图前:“我认为应该采用政策招商+产业链招商相结合的模式。”

“政策招商+产业链招商?”

姜龙胤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顿时有点懵,下意识的问道:“什么意思?”

李毅知道现在改革开放是摸着石头过河,很多后世已经探索明白了的商业模式,现在还在探讨试验阶段。

就比如说招商引资的方法和模式,后世总结出足足十几条,包括产业链招商、专业镇招商、开发区招商、基金招商、成果转化招商等等。

这些模式对于包括姜龙胤在内的所有政府官员来说,恐怕连概念都没有,更不用说实践了。

想到这里,李毅当即说道:“简单来说,就是围绕一个主导产业,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一起落户。”

随后李毅的手指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然后说道:“比如鹏城有纺织工业基础,那就可以重点引进纺织机械、印染、服装加工等企业,这样一来我们的纺织业不用出鹏城就有了销路,而其他产业也能就近拿到原材料,进而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姜龙胤眼睛一亮:“这样企业之间可以互相提供原材料和市场,降低运输成本!”

“不仅如此!”

李毅继续补充道:“产业集群形成后,会吸引更多相关企业自发聚集,产生滚雪球效应。你魔都那边的汽车产业为什么发展这么快,就是因为初步形成了产业链。”

姜龙胤猛地拍了下大腿:“妙啊!我们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只是具体该怎么做呢,我还是没有一点头绪!”

李毅走到姜龙胤的办公桌前,拿来纸币,然后边写边说:“具体来说,大致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确定两到三个优势产业作为招商重点;第二步,针对每个产业设计专门的优惠政策;第三步,主动出击,寻找国内外该产业的龙头企业进行对接”

听着李毅滔滔不绝的讲述,姜龙胤听的特别认真,不时点头。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在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将两人的影子拉的老长老长

“对了,还有一点很重要,要特别注意!”

李毅继续说道:“要注重引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不仅仅是资金。外资企业带来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对咱们本地企业的提升作用可能比直接投资更重要。”

等李毅说完之后,旁边的姜龙胤也长舒一口气,然后一脸佩服的说道:“妹夫啊,你这脑袋瓜子是怎么长得,今天总算是明白什么叫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了,你的这些方法真是让我茅塞顿开。我们招商局那帮人忙活了三个月,还不如你这半小时的分析透彻。”

李毅谦虚地笑笑:“你们现在是摸着石头过河,考虑的不周到也在情理之中,但一定要敢于尝试方法,也要让干部同志们解放思想,敢想敢干。”

“你说得对!”

接着姜龙胤站起身,在房里来回踱步了好几分钟,然后沉声说道:“我这就通知招商局,让他们重修改方案。”

说着,他便走到办公桌旁,拿起了上面的电话开始拨号。

李毅没有打扰姜龙胤,他站起身很来,目光望向窗外,思绪却飞向了北方那片热土。

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遍了整个南方,鹏城更是站在时代的潮头,也不知道老家那边的国企改革怎么样了。

自己引导他们养牛养羊养猪,也不知道有没有效果。

此时的李毅恨不得立即飞回北方,飞回青山县,飞回碾子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