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你要盯着他们,别让他们组织活动!”
年轻人答应下来。
这两人都以为,保罗等人去找中国劳工是为了向中国劳工宣传马克思主义。
他们觉得这些人是白费工夫,一群底层劳力,是弄不懂哲学的。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保罗等人在中国劳工的营地做的事情,并非向人宣传马克思主义。
他们最近一直在翻译小说。
桑景云写的《梦游莫斯科》是一部小说,主角又只是一个农民,所以书里理论性的东西很少。
毕竟桑景云不会写。
而现在,保罗等人在将这部小说尽善尽美翻译好的同时,还在里面增加了一些理论性的内容。
情节还是那个情节,但多了一些内容。
第200章 出门
洪永祥陪着保罗翻译《梦游莫斯科》, 顺便学习英文。
他的英文是跟着劳工离开上海之后才开始学的,学习时间并不长。
但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在学不会就没法跟英国人交流的情况下, 他学得非常快。
这几天,他的学习进度更是惊人。
彼得来找洪永祥的时候, 洪永祥正在做饭。
最近上面给中国劳工安排的工作较多,洪永祥等人便包揽了做饭的活儿, 让劳工们可以多些休息时间。
“亲爱的洪!” 彼得朝着洪永祥挥手,随即来到洪永祥身边, 看洪永祥做的是什么吃的。
锅里煮的是菜汤, 看着就没什么食欲, 彼得撇了撇嘴,接着发现洪永祥的左胳膊上, 用橡皮筋固定着一张旧报纸, 上面做了一些标记,空白处还写了一些单词。
“你胳膊上的, 是什么东西?” 彼得问道。
洪永祥回答:“这是别人送我的旧报纸, 我用它来学英文。”
“原来如此, 你真努力。” 彼得说道。
洪永祥跟彼得聊了几句,才得知彼得这次前来,是因为他们受到了嘉奖。
中国劳工的干活速度,远超东亚其他国家送来的劳工。
洪永祥在心里暗自叹气。
他其实并不想要这样的嘉奖, 这些劳工千里迢迢从国内来到欧洲做苦力, 然后干得很好, 这样的事情在他看来,实在没什么值得嘉奖的。
但他们又需要这样的嘉奖。
他们是代表自己的国家来参战的,只有他们好好表现, 战争胜利后,他们的国家才有机会收回山东。
两人正说着话,保罗从洪永祥的房子里走了出来。
彼得看到保罗,有些惊讶,他认识保罗,便问洪永祥:“他怎么在这儿?”
洪永祥说:“他想向我宣传一种思想,但你知道的,我的英文不太好,所以现在他在教我英文。”
彼得听后,表情有些复杂。
他有点同情保罗,又有点敬佩保罗的精神。
为了能向一群不懂英文的人宣传他们的思想,先教对方英文,这得有多大的毅力!
牛,实在是太牛了。
保罗看到彼得,心里有些发虚,但在听到洪永祥的话之后,又理直气壮起来。
对,他在教洪永祥等人英文,绝对没干别的事情!
彼得并没有把保罗等人放在心上,他跟洪永祥聊了聊《一个士兵》这本书,然后就离开了。
保罗之前并未看过《一个士兵》这本书,现在听彼得提起,便好奇地询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