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4(1 / 2)

墨染民国 决绝 2772 字 4天前

高汉林道。

听到高汉林这话,《上海日报》编辑部的记者和编辑,都沉默了。

《上海日报》的售价挺便宜,版面也不多,压根就挤不出地方来刊登小说!

这一点,高汉林其实是最清楚的,所以他接着开口:“我打算像之前《新小说报》专门增加一张报纸刊登云景的小说那样,专门增加一张报纸刊登东兴先生的小说,你们意下如何?”

《上海日报》的一个编辑开口:“高主编,我们肯定是没有意见的,只是这样做的话,我们报社就没有盈利了。”

不只是没有盈利,真要这么干了,他们报社可能会亏钱。

《上海日报》的销量已经算不错,按理能收许多广告费,但高汉林这人比较挑剔,很多广告都不愿意接,这也就造成了,他们收到的广告费不多。

广告费不多,开支却很大。

因为高汉林对报纸内容有要求,他们报社的编辑和记者的数量,是超过同等销量的其他报社的。

可以说,之前那些年,《上海日报》一直没怎么赚钱。

高汉林要不是富二代,这报纸早就办不下去了!

“没有盈利没关系,要是钱不够,到时我从家里拿一些过来。”高汉林开口。

有钱人真了不起!

报社的编辑和记者听到这话,立刻就对高汉林要在自家报纸上刊登小说一事表示支持。

同时,他们也纷纷提出,想要帮忙誊抄东兴先生送来的稿件。

确定要刊登的稿件,他们会在刊登前誊抄一遍,然后拿着誊抄的稿件给排版工,让排版工排版。

这样可以避免丢失或损坏原稿。

高汉林没有拒绝,他将手上的稿件分了分,让这些人各自去誊抄。

然后,《上海日报》编辑部里,就时不时响起各种声音:“竟然还能这样!”

“农村集体干活,可以让没有农具或者没有壮劳力的家庭不至于过不下去,真的很好!”

“是啊,各种工具都能得到最大化地利用!”

……

这些人疯狂地抄写起来,那些本该去外面做采访找新闻的记者,都不愿意去外面。

而这时,郑老板将一张一万元的支票,放在桑景云面前。

一万元,这可是一万元!

之前桑景云买房,也就花了一万元。

也就是说,郑老板直接送了桑景云上海租界一套不错的房子。

桑景云拿起那张支票,喜爱地看起来。

她之前收到的稿费,都是庄票,这却是银行支票,她之前从未见过。

“云景先生,多谢你帮馥郁堂打广告,自你的小说刊登起,馥郁堂就一直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到如今,光盈利就已经有一万元,往后应该还会持续盈利。”

郑老板介绍了一下馥郁堂现在的情况,又说这一万元是给桑景云的感谢费,之后,他还会再奉上一笔钱当作感谢。

他现在没有给更多的钱,是因为他手上没有足够的流动资金。

郑老板说得情真意切,桑景云知道,自己收下这钱,是完全可以的。

不过她还是把支票放下了:“郑老板,说好了帮你打广告收一千元,那就是一千元,我不会多收。”

“云景先生,你给予馥郁堂的,远不止一千元,而是十倍百倍,这钱你必须收下。”郑老板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