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技术团队的初期模型(1 / 2)

第119章 技术团队的初期模型

技术人员,内心大多数比较高傲,但他们并非不讲道理;相反,但凡你能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他们反而会很尊重你。

这大概就是对于专业的一种自信以及对于外行指导内行的鄙视吧。

跟技术人员相处,其实很单纯,满足他们的技术要求,给予开发者的充分尊重,另外待遇上跟得上便可以。

这一次闪驰系列外观件的开发,张明灿所属的工厂,也派出了模具设计师全程跟踪,因为接下来的所有的塑料件模具将会交给张明灿的工厂生产。

檀锦程这也算是白嫖了张明灿的技术力量了,有了模具设计师的全程参与,后续产品的修改要少很多,产品研发设计跟模具设计的思路是不一样的。

产品研发过程当中,设计师可能会因为美观还有装配的问题,而设计出模具上无法制作出的结构,这时候就需要修改了,一来一去便会浪费不少的时间。

有了更多工种的参与,进度上就要快很多了,檀锦程甚至邀请了一些注塑压机老师傅来把关,这些人虽然可能连电脑软体都不知道怎麽操作,但他们有着丰富的实操经验。

至于样品从哪里来,总不能凭空想像的设计吧?

那无非是从市场上买来几款受欢迎的产品,然后拆解,然后再避开其结构类型,改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式呗,前期的闪驰为了生存,指定也谈不上有多优秀,先打开市场活下去再说。

走模仿的路也是无奈之举,闪驰哪怕规划得再标准,前期也只不过是规模大一点的组装厂而已,没有什麽技术含量,也没有什麽技术壁垒。

能做的无非是靠着檀锦程领先于这个时代的眼光,用新颖的款式加上极致的性价比,打市场同行一个措手不及。

「老板,我们前脚踏位置搞这麽大,是不是有点难看?总感觉有点不协调啊。」

当檀锦程提将前脚踏位置加大之时,从芯日挖过来的一名工程师,目前是闪驰技术开发组组长的王超有些质疑,从前他们主攻的都是豪华电动车市场。

对于这种设计方式,在他们眼里,多少显得有些LOW,看起来格格不入的样子。

面对这种质疑,檀锦程没有选择以老板的权利强压他们换自己的意愿开发,只是微笑着举例道:「王哥,你设想一下,伱现在是一个服装店的老板,你要运一批衣服去你的商店里,路程大概5公里左右。」

「这时候你用叫一辆货车,是不是有些浪费了?」

王超愣了愣,不明白这有什麽关联,不过还是用心想了想:「确实是这样,叫一辆货车,哪怕只有5公里,怎麽着都得10几20块钱左右吧?」

「多少钱咱不管他,但你肯定是要花钱的对吧,而且一家小店的货量,叫一辆货车也有点浪费,肯定装不满,这时候我们这种前脚面积加大的小电驴,前面放置一堆衣服,后面再捆上一波,是不是一趟就可以直接装走了?再不济我跑个两次肯定能拉完对吧?」

「如果是有些实力的店主,自己买了辆小货车还好,但如果是像我们这种刚开始创业的,是不是能省就省,一辆10几块,也能多进一件衣服不是?」

「话是这麽说,但也没必要加大这麽多吧,总不至于为了打两趟衣服,就买一辆电动车吧?」王超是做技术开发的,对于市场没有太多的研究,平时也只是根据最高工程师的指示来完成任务。

这一点没法子,总工程师就檀锦程现在这个体量,还是挖不到的,能搞到头部企业里的一些技术中层,已经是很牛逼了。

「我举这个例子,不是说为了拉两趟衣服而买一辆小电驴,而是我们面向的三线城市,甚至是农村市场,面向的是打工人,小型私营业主这一类群体,我们的小电驴就不能简单把它当成交通工具,而应该能够起到一部分生产资料的作用。」

「生产资料懂吧?打个比方,农民去给正在田里劳作的家人送午饭,走的时候在前脚踏放一捆稻草或者是其他的物种,这时候我们的车子能多放一些,这不就是优势了吗?」

跟王超一起陷入沉思的还有其他的技术人员,这帮设计人员能力还是差了点儿,只想着好看美观,这一点如果放到风驰系列上倒也无可厚非,但目前闪驰的定位却不是如此。

先慢慢来吧,适应几天自己的节奏,应该就会好了。

「小电驴不只是交通工具,更是一种生产资料,我似乎明白了点。」王超是最先反应过来的。

「嗯,如果还有不明白,你们可以抽一天去一些小店门口,或者是远一点的农村看看,看看大家骑小电驴除了载人之外还做些什麽,毕竟现在一辆小电驴相当于一名普通工人一个月甚至一个半月的工资,也算不得有多便宜。」

「好的,我们再想想,如果有时间我们也会去看看的。」王超点点头道。

「嗯,你们朝着这个思路来,多出去走走看看,另外也可以观察一下厂里有小电驴的员工,听听他们对于购买小电驴的看法,闭门造车不如打开格局。」

「明白了,我有点想法了,那我接着改改。」

「行,你们加油,具体的设计我没你们内行,我只是提供一个产品思路,另外就是给你们做好后勤,你们需要什麽尽管开口,我希望能尽快看到你们的成果。」

「我们会努力的,这点老板放心。」王超表态道。

其馀理念可以商量,但这点对于他这个带队组长来说,没有商量馀地,高薪挖过来当头头,完不成任务不用老板说,自己也不好意思待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