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4(1 / 2)

青竹 寓风 5008 字 25天前

领人来的,开书院的还是他兄弟,文吏都想骂人了。

曲学博也懵,好家伙这书院县衙都不知道吗?

姜树也讪讪的。

他来的时间短,很多东西还没学明白,县衙又好多年都没有新办什么书院了, 他哪懂这些?

不过本来嘛,自己村里弄间屋子教村里的小孩识几个字,都算不上书院,顶多算个小私塾, 这种一般也是不用上报的,没人管。

县城各村镇也有读书人为了补贴家用临时办个蒙班, 边教课边科考, 考上了就解散了。

这种私塾事还少, 上课就行了, 不用参加县里各个书院每年祭祀、礼仪、文教等等活动。

但是现在又要招先生, 还是难民, 还涉及落籍事宜……

嗯……

就有些麻烦。

同僚的文吏挖苦了姜树几句, 倒也把他当自己人, 给他们讲明白区别, 问他们想报上来弄成正式的书院, 还是就按私塾来。

户籍的事也好办, 曲学博他们再在县里多住一阵子,今年的税收和集册登记又要开始了,办好了他们再去姜家村教书就行。

沈青越:“办成书院麻烦吗?”

他们的目标可不是私塾, 是真想花上十年八年的建成一座能流传后用的书院的。

五百多两银子都砸进去了,就是个私塾像话吗?

“说麻烦吧,也不算麻烦。”文吏给他介绍一番要怎么办。

大概流程就是他们先来衙门报备,提供书院的地址、规模、书院属于谁、书院山长,也就是院长是谁、监院、讲书堂录等等人员,要教授的内容、书院的规模等等。

然后县衙会派专门的人过去一一核查。

核验完,每年还要去检查。

文教事关地方官政绩,若他们书院能培养出举人、进士,那县里都得敲锣打鼓地一起庆贺,还会给他们发勉励的金银,县令一高兴,说不定还会给题字送匾。

不过听说他们目标就是开蒙扫盲,那名文吏嘴角都有点儿抽搐。

谁家书院只搞开蒙啊!

书院也是要受县衙监管的,只开蒙,县衙是不会给发钱的。

沈青越听了一圈儿,大概懂了。

原来办书院竟然还能拿到专门的补贴。

他们宝峰县这样不怎么富裕的小县城,只要能教出秀才,每年都能拿上百两的补贴钱,去参加科考,不管能不能考上,县衙也会出钱,还会牵头给他们募集更多路费之类的赞助费。

不过这些沈青越倒是不急。

现在他们就两个先生,一群屁大点儿的小孩,常用字还没学明白呢,科考太遥远,以后再说吧。

该填的信息填完,他们回家还得让赵先生也写一份儿类似简历的文书。

内容包括他考到了什么功名,从前有没有教过书,在哪儿教书等等。

瞧见曲学博竟然是个秀才,文吏还有些惊讶。

他们宝峰文脉不行,年轻秀才都是香饽饽,县里那些书院可没让秀才开蒙的。

但衢国的秀才在大虞不认可,想去县里那些正经书院,人家也不见得愿意收,更何况还要做担保,落户籍。

他心中感慨一番,收好了曲学博和沈青越填写的一堆东西:“放心吧,这几日我就派人去核实情况。”

沈青越道过谢又忽然道:“哦,对,若我想参观县衙,不知方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