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北周大成元年生,出身清河房氏。善诗能文,博览经史。更习得一手好书法,工草隶。十八岁举进士出身,授羽骑尉、隰城县尉。虽为隋臣,房玄龄却认定大隋朝不会长久。果不其然,开皇盛世如同烟花一般短暂,隋文帝杨坚在开皇二十四年驾崩,随后
隋炀帝杨广继位,自此,大隋天下开始动荡,各地起义不断,以至于民不聊生。】
虽然从留言里杨坚已经知道隋炀帝是谁,真正听到隋炀帝竟然是杨广时,杨坚只觉得心肝痛得厉害,李渊在下听到,震惊无比,也注意到隋炀帝的不适,心急唤道: “陛下,请陛下传太医。”
杨坚挥挥手,他不能让人知道他的不适。
开皇二十四年他就会死吗?如今,如今也剩不了几年了。
“你说,太子好好的,怎么会是晋王继位?”杨坚在这个时候问出这个问题,李渊心下一紧,但这个问题似乎也由不得他不答。
“陛下应该知道。”李渊也不是没有耳闻,毕竟早年他是在宫中长大,由杨坚教导出来的人。只是随着他长成,也能为国办事,杨坚才将他外放。长安内的事,宫中的事,或多或少都传到李渊的耳朵里,如独孤皇后,他的姨母对杨勇生出不满,而杨广,就现在他的表现,谁人不赞他仁孝知礼。
杨坚一顿,马上想起自己和独孤皇后的作为。
此时的独孤皇后也怔怔的望着上方,一时也难以接受亡隋者竟然真的是她现在认为极好的儿子杨广。难道她看到的一切知礼仁孝都是假的吗?
杨广从沈悠嘴里听到自己名字的那一刻起,高兴是有的,与之而来的是惊恐。隋二世而亡,隋炀帝这个名字,他不是第一回听,没有想到,没有想到竟然是他,是他亡了大隋?怎么会是他?
这一刻杨广觉得不能接受,也不愿意接受,但是,天幕不会说错的!
而且,他现在是不是更应该想想,他要怎么样跟他的父母解释,他取太子兄长而代之?
【各地义军不断,早就看出大隋不长久的房玄龄却是在闻唐高祖自晋阳起兵后,便直奔向李世民,于渭北投靠李世民,自此,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参谋划策,典管书记,任秦王府记室参军。】
【房玄龄不负李世民信任,随李世民一路征战,每攻灭一方割据势力,别人急于网罗奇珍异宝,房玄龄却首要收拢人才,将那些富有谋略和骁勇善战者安置在他的幕府中,私下与他们结为朋友,共同为李世民效力。】
【不得不说,李世民身边能有那么多人才,又一个个为他所用,既因为李世民的知人善用,何尝不是因为李世民的身边,有一心为他谋划,处处为他打算的人,如房玄龄。毕竟,容于人才和
不能容于人才者,区别总是大的。房玄龄能为李世民举荐人才,并不害怕有了新人便没有他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何尝不是远胜于很多宰辅之臣。和他有得一比的有汉朝的萧何。】
李斯!!有被内涵到,毕竟,韩非之死,他怎么解释也是无用!
突然被点名夸赞的萧何……啊,他是被肯定了吗?
【毕竟,人才是根本,一人能做的事终究有限,聚天下人才在一起,各抒己见,各谈所见,唯有如此,才能让人看到不同角度的问题,给出解决的办法。房玄龄自有宰辅的胸襟,早年便可窥见。由房玄龄所举荐的人有张亮、薛收、王陵、周勃、李大亮。就连杜如晦都是由房玄龄举荐于李世民,这才得到李世民的重用的。而这些人最后都位至卿相。】
这一刻,秦始皇再一次酸了,他缺人,他缺人,为什么没人为他举荐人才?
同样是丞相,怎么别人家的丞相就那么好,他,他怎么就不能得了?
秦始皇丧了,他总跟自己说,他其实很是不差,后世都对他提出中肯的评价了对吧,然而听着宋朝和明朝,他觉得自己还行,到了唐朝,MD,和李世民一比较,李世民不比他差,可一比底下的臣子,那是一比一个差。就一个房玄龄就是秦始皇垂涎三尺的存在!
想到沈悠说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这二十四个人,要是个个都像房玄龄一样,秦始皇的脸再一次黑了下来!天幕,你是来打击我的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