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悠的声音传来,不绝于耳,内容却听得人心下沉甸甸的。于少保之死啊,怎么会成为一个巨大的转折点呢?又对戚继光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无数人心存好奇,既想赶紧知道,也害怕听下去。
【北京保卫战并不好打。叫门天子把大明所有精锐兵马全都带上了,最后全军覆灭。北京城中只剩下疲惫不堪的兵马不过十万。而瓦剌来势汹汹,三万骑兵,十万兵步,皆是精锐。再者,北京城内武器短缺,京中守卫军只有十分之一有铠甲,更别说兵器也是严重不足。】
【问题存在,于少保解决问题。没兵,于少保先是重组京军,急调两京、河南的备操军,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北京诸府运粮的官军,以及浙江兵来到北京。这样一来,使京城兵力由数万人迅速增加到22万多人,形成了兵力数量上对于瓦剌军队的优势。随后,于少保派监察御史白圭等15名重要官员,前往京畿、山东、山西、河南等地招募兵员,进行应急训练,以备大战来时,补充人员。】
【兵器不足,于少保一面命工部加紧赶工,一面从南京兵器库中调取。更派人前往土木堡收集明军丢弃的铠甲、刀枪、大炮、火铳。】
【最重要的一点是,于少保发动群众,不仅让群众们帮忙运粮,于少保更是将北京城军民都动员起来,备战备荒。随即将城内的木土、瓦匠、石匠等统一编成工程队,进行训练。筹集了大量砖石、木材、石灰、工具等,以备战时急用。】
【同时不忘组织力量加固北京周边的城墙。城墙能够有效防御瓦剌兵马进攻,这是最好加强防守的办法。因此,于少保命人增修了京城的崇文、正阳、宣武、东直、朝阳、西直、阜成、德胜、安定9门。尤其是城北的德胜门、安定门,城西的西直门和阜成门,他命人把城内侧由土筑改为砖砌,并深浚了城壕,加强了城防。】
【此外,于少保命令工部组织人员在城墙堞口设置门扉,在城东、西、南面城墙上绑上沙栏木。共设置门扉11000余个、沙栏木长5100余丈,进一步增强了北京城池的防御。为了进一步发动群众,于少保还传檄京城周围的州县,以及山西、河北等地民众,让他们全都拿起武器,视情况打击瓦剌军队,切断其后路。】
【比起那听说瓦剌来犯便急于跑路的达官贵人们,家在这儿,人在这儿的百
姓们,只要朝廷不曾放弃,不会弃他们而去,他们都会愿意为了守卫他们的家国而拼尽最后一丝力气。】
【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于少保心存百姓,不愿意弃身后无数百姓而去,百姓们自然也会投桃报李。可以说,北京保卫战得以大胜,有于少保和无数将军的功劳,也有无数百姓默默无闻的付出,众志成城,才能够得到胜利的结果。】
【于少保在北京有条不紊的安排迎敌之策,瓦剌也先大军也来到了北京城外。也先将主力列阵西直门外后,挟持叫门天子到德胜门外的土城,要求朝廷派于少保、石亨等高级将领亲自出迎,并索求金帛数以万万计,企图以此将明军主将擒获,迫使明朝献城。于少保岂不知这是也先的阴谋,一方面派出官员朝见叫门天子,一方面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的主张,统一官兵思想,严阵以待,粉碎了也先的诱骗阴谋。】
【社稷为重,君为轻啊。这句话也为于少保埋下了祸根,哪怕人人都明白,于万万百姓性命相比,一人生死显得无足轻重,于少保只是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没有想到,最终却也因为这句话被冤杀。】
要说前面的话听得朱瞻基稍稍安慰,不愧是于谦,临危不乱,救大明江山于危难之际。好,实在是好样!结果听到于谦竟然因为以“社稷为重,君为轻”而变冤杀。朱瞻基立刻想到沈悠说过,现在可是他的另一个儿子朱祁钰已然登基为帝。
一个力挽狂澜于大厦将倾之人,那是国之大功臣,竟然因为心存百姓而被杀,那不是要寒尽天下人的心。自此,谁还敢为大明江山用心?
朱瞻基突然已经意识到,沈悠为何会说,提起戚继光就要提一提于谦,毕竟大明朝连对于谦这样一个力挽狂澜,挽救大明江山的人都痛下杀手,谁还敢为大明用心!
一瞬间,朱瞻基的脸已经黑透,他的两个儿子,竟然没有一个好东西?
【于少保此时却顾不上以后的事,他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无论如何都要守住北京城。在瓦剌手中的叫门天子如今已然是太上皇,他们的大明皇帝在北京城里头,瓦剌想用太上皇换取大明江山,屠戮中原,绝无可能。挡住瓦剌大军进攻,守住北京城,于少保做到了。】
【军民一心,加之以火铳大炮这等神兵利器,将来势汹汹,瞧着好似可以随意攻破北京城门的瓦剌骑兵,火铳射出,根本不给瓦剌骑兵动手的机会,数千骑
兵已经轰然倒下。】